吉动新闻

JAI News

吉动新闻

JAI News

动画电影科技论坛学术演讲精华采撷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2日 21:28:07 浏览:

 

  4月21日,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共同主办的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重要活动之一“动画电影科技论坛”顺利召开,专家学者激情演说,高端前沿思想碰撞,现场反响强烈。现将学术演讲环节三位专家的观点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以学研产一体化为特色的动画影视人才培养

  刘振华从凝练特色与明确定位、快速发展深化创新、趋势研判未来途径等三个方面展开演说。刘振华说,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始终坚持“学研产一体化”“开放式国际化”“创意产品高科技化”三大办学特色,以“坚持特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助推双创升级、建设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构建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战略目标。坚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造融合“理论与实践、贯通学校与产业、衔接专业与职业”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项目和场所,全力夯实动画专业人才创作能力。

9001cc金沙以诚为本执行校长、教授刘振华做学术演讲

  刘振华表示,新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中国动画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学校始终秉持“教育、文化、艺术、技术、市场”全面融合的发展思路,注重“学生”“作品”两个产品输出,强调“动画+”理念,全力推动新技术和新艺术的融合,促进新消费格局的形成。学校以文化产业发展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需求为引领,带动专业学院发展,推动专业和市场的融合,构建融合课程教学新体系。一是搭建“通专融合”的通识教育平台;二是搭建艺术实践创新教学平台;三是搭建“专创融合”的双创孵化平台;四是全面构建以经济管理理论与技能为主导的“大文商”教学平台。


  刘振华表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势必推动经济、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面向未来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站在“技术服务内容生产,内容生产服务消费需求”的逻辑下,面向生产和消费两端布局人才培养与人才输送。在生产端布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新的内容创作,围绕国家战略和新时代发展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全新的内容开发,坚定文化自信;在消费端推进数字媒体、元宇宙背景下新的内容消费,丰富多元的数字化产品形态,拓展新媒体消费渠道。


  人工智能与未来电影人才培养


  孙立军说,电影100多年的历史给予我们非常大的启示,从黑白默片到彩色有声,发展到今天的数字技术,电影的发展伴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进入新世纪,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三维动画、两维无纸动画、零渲染、虚拟拍摄等层出不穷。电影的未来,不会再谈动画,还是真人,二者已无实质区别。《阿凡达》第一部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它一部地地道道的动画电影,但是没有人说它是一部动画电影。因此,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事情发生了重大变革。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做学术演讲

  孙立军表示,人才培养要思考三个方面问题。一是选才。招什么样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亦或是博士生,都需要明确定位;二是培养什么样人才?从国家层面上思考,通过四年、三年甚至两年、一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在课程的设计,在课时、学科专业的描述方面都得有明确的指向;三是就业。如何就业?培养什么样的就业人才?总之,人才培养,是让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静下心来思考的问题。要坚持“因材施教”这一基本准则,让学生主动的、心甘情愿地去学去做。


  文化传承与中国动画电影艺术精神形塑


  丁亚平的演说主要是从文化传承角度讨论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精神。回望动画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一路前行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断探索民族化道路,建立了中国学派,使动画电影获得独立的艺术地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动画电影提供了无穷的创作来源。这些年来,国产动画电影表现非常亮眼,市场也创造了很多新的记录,发展势头强劲,出现了一批经典,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到8K数字水墨动画短片《秋实》《长安三万里》等等,在文化传承的逻辑中照见了中国动画学派的当下风景。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传播研究》杂志主编丁亚平做学术演讲

  丁亚平表示,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电影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耦合的重要表征是技术赋能。如果没有相关技术的支持,《长安三万里》等动画电影不会产生如此大如此深刻的影响。所以,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动画电影的艺术精神,重点指出的是“技术层次对艺术精神的赋能”,也就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的赋能,形成刺激点,在创造性转化中实现对动画电影艺术精神的形塑。




供稿
企划部 王 舜
编辑
戴 月
初审
王 舜
复审
谭皓月
出品单位
9001cc金沙以诚为本——行政运行管理中心 企划部